吉娃莲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创新社会管理九龙坡三步走 [复制链接]

1#

创新社会管理 九龙坡“三步走”


创新社会管理的目的在于使社会能够形成更为良好的秩序,产生更为理想的*治、经济和社会效益。然而,从前几年“社会管理创新”成为社会热词到现在,我国大多数城市在创新社会管理方面依然只能说是“摸着石头过河”。 既要严规又要便民,在追寻一个最完美平衡点的过程中,各地社会管理创新工作都在探索,而九龙坡区却自有“良方”。 ● 融入 将群众的需求作为发展的信号 “群众的安全感和满意度是我们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因此,我们以群众需求为第一信号。”九龙坡区委负责人如是说。 为了听取群众的意见和建议,九龙坡组织全区*法干警开展了为期一个月的“*法干警大下访、社情民意大调研”活动,深入一线收集声音,并将每一条意见进行分解,反馈到相关部门。 面对市民的抱怨,九龙坡决心“竖着耳朵听”,每年都邀请群众代表、村居干部、人大代表、*协委员等召开测评会,对镇街、部门平安综治工作履职情况进行测评,还邀请专业机构对全区群众安全感和满意度进行民意调查,并将测评结果纳入年终综治平安考核。 深度地融入群众,才能更清晰地了解群众所需、所难,才能更好地解决问题。 在创新社会管理中,九龙坡在加强社区建设和*法综治组织建设的基础上拓宽群众社会参与度,全区有各类志愿者10万余人,“温暖哥”、“贺大姐”、“红袖联防”等志愿服务活动蓬勃开展,广受群众好评。 ● 创新 为市民营造更安全的居住环境 市民张凤英搬来九龙坡区3年了,她说:“家住在九龙坡特别有安全感,晚上出门也能看到还在执勤的巡警,有啥困难能找社区帮忙,非常好。” 尽管创新社会管理的主旨就是创新,但九龙坡区除了出台社会管理创新的工作计划以外,还将创新“实打实”地体现在了社会管理的多个方面。 张凤英提到的居住安全感实际上就来自于九龙坡创新的“1+1+N”巡防模式,它将辖区划分为36个巡防片区,采取每日安排87名警力、47辆处警车专职开展处警工作,形成“格化”巡逻处警格局。 此外,交巡警和派出所也形成了协作,每天带领武警力量对陈家坪长途汽车站至电脑城、渝州交易城至石桥铺车站等重点部位开展巡逻。 为了给市民筑牢治安防控,九龙坡还以组织整治22个市、区、镇街级挂牌社会治安重点地区为契机,组织开展“打侵财、控发案”、“打盗抢、保民安”、“三节两会”反扒等打击专项行动,严厉打击严重影响群众安全感的盗窃、扒窃、抢劫、抢夺、诈骗等犯罪。 另外,在全市率先组建平安家园护卫队、建立流动人口温馨驿站、组织开展*法干警一线工作日等创新性的活动,为社会管理赢来了好口碑。 ● 突破 用法治思维提升社会管理水平 有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1月至5月,九龙坡区共调解民间纠纷3327件,调解民商事案件2886件。如此有说服力的数据,不仅说明了九龙坡区进行创新社会管理的实力,其背后更有值得解读的九龙坡“法治思维”。 依法行*是对行*机关的基本要求,是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的关键。 为了能够更好地通过司法途径调解社会矛盾,九龙坡区建立并完善了各级人民调解组织,积极探索建立行业“联合人民调解委员会”,以及司法机关“诉前调解工作室”、“速调速裁工作室”,构建起人民调解、行*调解与司法调解相互衔接、相互配合、相互联动的大调解体系。 据了解,九龙坡还于此前在全市率先成立了“1+3”法律援助团队,建立起法律援助、司法救助与社会救助联动机制,科学高效地帮助更多市民排忧解难。 目前九龙坡区建设的法治文化公园不仅为居民提供了一处可以休闲娱乐的场所,更重要的是为市民搭建了一个了解“法”的平台。公园的“法治元素”让老百姓“知法懂法”,他们给予了很高的评价,经常带家里的小孩到法治公园看一看、学一学,领略法治文化,感受法治精神。 文/刘佳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