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光308大化11个民族唱响“和谐曲”
壮瑶、壮汉等各民族相互通婚联姻、共庆民族节日、少数民族同胞可以熟练使用汉语……,如今,大化瑶族自治县呈现多种文化并存、多民族感情融合、多民族共同繁荣的和谐局面,这是该县长期以来坚定不移地贯彻落实*的各项民族*策的结果。
大化县有壮、瑶、汉等11个民族。近年来,该县站在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高度,认识和看待民族工作、重视民族工作。各级领导自觉把民族工作中的各种问题与社会稳定发展大局相联系,把加强民族团结的各项措施落实到基层,把影响民族团结的问题解决在基层,不断提高驾驭民族工作的能力和水平。
在民族*治建设方面,该县注重理顺民族及地区间的关系,先后制定和修改了《自治县自治条例》、《自治县扶贫开发管理条例》等,开展了4次民族团结进步表彰活动,表彰了76个民族团结进步先进集体和122名先进个人。同时,该县2人获国务院表彰,13个单位、16名个人获自治区表彰, 22个单位、48名个人获市级表彰。此外,该县积极做好少数民族干部的培养、选拔、使用工作,目前全县在职瑶族干部686人,占干部总数的9.99%。
在民族经济建设方面,该县围绕“水电立县、农业稳县、工业富县、矿业强县、商贸活县、科教兴县、依法治县”的发展思路,先后组织实施了农村“三通”工程、茅草房改造、村屯道路建设、整村推进、劳动力转移就业培训、改善农村办学和医疗卫生条件以及石山区基础设施建设大会战等等,着力改善农村生存条件,推动了各民族的团结和进步。2006年,该县获广西县域经济进步奖。今年前三季度,全县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8.46亿元、固定资产投资4.73亿元、农民人均现金收入1921元,与上年同比分别增长14.1%、45.4%和22.3%。 (覃赞平 *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