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有肉友问唐长老:养多肉你曾经走过哪些弯路?
雨后的吉娃娃
从最早接触多肉开始算起,我现在“入坑”已有8年之久,不过可笑的是我手里多肉老桩并不是特别多,除了感染烟煤病挂掉和自己主动淘汰的之外(烟煤病祸害掉的最多),其余剩下的多肉老桩大概也就几十盆而已,而说起造成这种局面的原因,就不得不讲养“肉”过程中曾经走过的那些弯路。
元老级红宝石
我养多肉所走过的弯路:
一.选择自己叶插和播种。熟悉我的肉友都知道我养的多肉基本都是自己叶插和播种带大的,这本身也没有什么毛病,毕竟我刚“入坑”那会儿多肉品种少,同时价格又非常的昂贵(一片桃蛋叶片都要十几块钱),而选择自己叶插和播种的话,则可以用最小的成本获得更多的多肉品种。
自己叶插带大的红边月影
虽然我选择自己叶插和播种多肉是迫不得已的事情,但也算是走弯路了。为什么这么说呢?那是因为小苗的生长周期太漫长,没3年左右的时间别说将它们养美,能养成成株就不错了,而别人直接入手多肉成株或者是老桩的话,等你辛辛苦苦将小苗养大他们早就欣赏够了,也不玩这些品种了,所以现在除非是市面上买不到的多肉品种,否则建议大家最好不要选择自己叶插或播种,性价比实在太低了。
肉友家的东云野马
二.用大盆养多肉。我还是新手的时候经验不足,就想把多肉养得大大的,再加上要考虑成本的问题,就买了很多大土陶盆子来养多肉,而后确实将多肉养得非常大棵,但状态都不算太好,同时因为花盆丑的关系,其整体观赏性更是受到严重的影响。现在我已经逐步淘汰了那些大土陶盆,改用相对较小的粗陶盆来控养,而多肉的状态也一年比一年好。
大盆养的蓝苹果
三.舍不得用颗粒土。多肉的配土跟多肉的状态息息相关,同时又受到气候环境的影响,若是气候环境较好的话,那胡乱弄点土都可以将它们养得很好,但能称为“多肉开挂区”的地方就那么几处,我们这些气候环境不好的肉友想要养好多肉就必须在配土上做文章。
颗粒土控养的恩西诺
我养多肉的前几年完全不明白配土的重要性,以为只要自己用心养,哪怕配土差一点多肉也会很美。后来被连续打脸,没办法就开始自己研究配土,现在我所有的多肉基本上都是用自配颗粒土栽种的,虽然它们的状态比不过“开挂区”的多肉,但能将它们养成现在的模样我已经很满足了。
自配颗粒土养的爱斯诺
四.没做花架,将多肉放在楼板上养。这一点其实并非我所愿,我也知道直接将多肉放在楼板上养通风不好,排水性也差,同时光照也会受到影响,但当初规划过要拆迁,我若花钱来做花架的话,到时候拿不了就纯属浪费钱。而目前说暂时不拆了,我马上找人来做了花架,现在不但多肉的各种状况都得到改善,而且连往年全绿的三色堇都变好看了。
放在花架上养的三色堇
五.无序扩张,盲目收集品种。我的多肉数量最多的时候超过盆,其中好些还是“系列型”多肉品种,比如说美人系、罗西玛系、星座系和东云系等等,这都是无序扩张和盲目收集品种的后果。而在盆间距过小的情况下,很多多肉都感染了烟煤病,同时还有很多品种根本就不出状态,我下狠手淘汰了一半,现在剩下的多肉冬天基本上都可以达到不错的状态,更关键的是品种少一些养起来也轻松。
已经淘汰的*丽
本文由唐长老多肉札记原创(部分图片来自网络),欢迎